書名:費馬最後定理 Fermat's Last Theorem
作者:阿米爾‧艾克塞爾 Amir D. Aczel
出版社:時報文化



x^n + y^n = z^n,在n>2時沒有整數解。
法國數學奇才費馬在頁邊寫下如此簡單的敘述,彷彿連小學生也能懂,
然而,他的證明卻難倒了三百年來所有最聰明的頭腦,成為數學史上的「聖杯」,
讓一代又一代的數學家如同中古傳奇裡的騎士般,紛紛懷著美好的憧憬,
前仆後繼,邁向解謎之路。看似觸手可及的答案,卻讓他們全都希望落空,
抱恨而終。這個謎,要等到1995年才終告破解。

[尋找美妙證明]
1993年費馬最後定理被懷爾斯證明出來,於1995年修改完成,
這個定理的證明最終有了解答,延宕了350年的世紀之謎終告破解。
[最初源頭:畢達哥拉斯傳奇]
早在巴比倫時期的楔形泥板上就發現畢氏函數,而這也是費馬最後定理的根基,
畢氏學派於焉產生,不過此時的數學研究還僅存於秘密進行。
[古希臘文明的光芒]
歐多克索斯的幾何學、阿基米德的純數應用、狄奧幻特斯的不定方程式,
給予費馬寫下最後定理的契機,古希臘時期也奠定後代數學的發展。
[中古時期的代數發展]
代數與幾何學關係密切,這種數學上不同領域的連接性是正名費馬最後定理之路,
費伯那西數列、黃金分割黃金比例,數學起始於需求和興趣研究。

[演算法家歐拉]
他是有史以來最多產的瑞是科學家,也是不可思議的數學幻想家,
能在各個領域發現數學,拓樸學的七座橋、塗色問題便是這樣產生。
[智慧火炬的教會與傳承]
德國數學家高斯創造虛數i概念,並與女數學家蘇菲共同研究數學,
高斯並用數學概念推敲出星體軌道週期,將數學與天文學作連接。
[不斷開展的數學史新頁]
傅立葉級數、庫麥爾的理想理論、非歐幾里得幾何學,
這些重要創建為解決費馬最後定理提供了一些線索。
[其才的美麗與悲劇]
加羅瓦的數學才華與革命熱情、阿貝爾的懷才不遇與愁苦處境,
在數學史上並不是每一位數學家都如此好運,其才的悲劇讓人惋惜。

[本世紀的解謎希望]
龐加萊的模型式、莫德爾的甜甜圈圖形概念,20世紀的思潮已走出新局,
更多的可能性和研究團體紛紛出現,研究費馬最後定理進入熱鬧的局面。
[向夢想邁進一大步]
1950年代,兩位日本數學家提出一項奇特的猜想,谷山—志村猜想,
創下費馬最後定理的關鍵性進展,但卻也引發一連串陰謀、是非與謊言。
[來自黑森林的驚喜]
在里貝特證明弗維猜想後,解決費馬最後定理的大門被打開了,現在只需要一個人
證出似乎不可能存在的谷山—志村猜想,費馬最後定理就自動成立了。
[懷爾斯的孤獨挑戰]
懷爾斯從小就立下要證明費馬最後定理的夢想,歷經七年的孤獨奮鬥
和兩位摯友的全力相助,他似乎就要找到最後一塊拼圖,享受美夢成真的喜悅了。
[贏得最後勝利]
懷爾斯修改了自己兩年前發表的定理證明,提出完善且無缺陷的證明,
人們不禁懷疑當時費馬所說的擁有「美妙的證明」真的存在嗎?
畢竟當代數學家用了許多費馬不知道的數學概念才完成證明,不過一切都是謎了。


會開始喜歡數學起於高中,當時的補習班老師塑造給學生一種數學的樂趣,
我開始慢慢喜歡上這門需要一點天份和花費時間的學科,雖然仍舊未能參透,
到了大學時雖然已經沒有上數學課了,不過演算法老師不時提供數學家的故事,
和拓樸學、費伯那西數列等有趣的課程內容,引發了我繼續學習數學的興趣,
那真得是一段很快樂的時光,特別是當我發現多年未學,重溫之後竟還能
馬上回想起自己過去曾經會算的課題的時候,那心情真的很好。

閱讀這本書的時後前半段都很開心,因為裡頭講的數學內容都還蠻熟悉的,
全都是國中、高中學到的數學理論,可是後面則不然,約莫在有虧格數的圓那裡吧!
那似乎是要是數學系才會學到的東西,讓我覺得有點乏力,又想知道多一點……
讀完這本書發現自己喜歡數學的熱忱又回來了,想再重新回味高中數學,
也想把以前上過的演算法課程書籍拿出來重新研究一次,那應該會很有趣,
就等我有時間的時候吧!目前還處在某種尷尬的局面,相信不會持續太久。

深深覺得自己早該看些這類書籍,雖然當初會買這本書只是基於偶然,
算起來他也的確是淺顯易懂了,因為就連我不會的數學理論書裡描寫也很生動,
想多找時間多看一點書,畢業之後我好像就有點中了鉛字的毒……
如果不隔一段時間就買書回家看的話還會很悶,真不知該說是好事還壞事?!
書籍存量大增,該是時候整理房間書櫃,汰舊換新一翻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giba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